现代牧业韩春林:一体化顶层设计成就“2小时牛奶”

2015-10-16 新华网 现代牧业 现代牧业

新华网北京1015日电(薛枫)15日,2015食品安全高层对话在北京钓鱼台宾馆隆重举行。在“中国乳业——得民心者得天下”对话环节,现代牧业(集团)有限公司副总裁韩春林表示,现代牧业自有品牌的出色表现,得益于市场对优质牛奶的需求增长,更源自其“一体化”顶层设计所实现的“2小时牛奶”绝技。




韩春林介绍说,10年前,现代牧业率先发出“规模化养殖”的呼声并付诸行动,应对分散养殖带来的安全隐患,迈出了奶业转型升级的一步。10年后的今天,中国奶业进入深化改革的“新常态”。面对国内需求和国外竞争的新课题,现代牧业构建出“种养加结合,零距离一体化”的生产模式,完成了奶业产业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用创新的“新业态”拥抱发展的“新常态”。



截至目前,现代牧业在全国八个省建设大规模牧场27个,配套牧草种植基地80多万亩,奶牛存栏近22万头。每天生产2700多吨高品质原奶和优质乳制品,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兄弟企业和广大消费者。





韩春林表示,现代牧业用经营实践证明:依托创新的生产模式和本土的资源优势,中国奶业有能力生产国际一流的牛奶产品,不惧怕任何外来挑战。


回顾发展历程和总结经验,韩春林说:“我们归纳为‘0123’,也就是用零距离一体化的生产模式,实现2小时‘活牛奶’和循环经济的两端突破,最终承担起奶业发展的三项责任。”




首先是零距离一体化的创新生产模式。现代牧业把现代化的加工厂建在规模化的牧场里,把规模化的牧场建在配套的牧草种植地里,这不仅实现了产业链一体化,更实现了各环节零距离的无缝链接。


以现代牧业存栏4万头的蚌埠牧场为例,这是全国奶牛存栏最大的牧场,牧场里建有600吨的液奶加工厂,周边配套10万亩优质土地,种植青贮玉米和苜蓿,既满足了奶牛的优质青饲料,又用牛粪发酵后的有机肥培肥了地力,形成了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。





通过种养加零距离一体化模式,现代牧业给行业带来了四个变化。首先,加工所用奶源全部自产,将奶源的外部管理变成内部管理;其次,自己的牛奶自己加工,使产品的安全责任完全由一个企业承担;第三,原奶供应商和乳品加工商利益一体化,有利于产业的稳定;第四,牧草种植和牧场养殖零距离对接,保证了牧草的品质,降低了养殖的风险和成本。



韩春林表示,正是依托这种新的生产模式,现代牧业实现了上下游两端的突破:往下游,现代牧业实现了全球速度最快、“纯真鲜活”的2小时“活牛奶”生产;往上游,以牛粪污发酵的有机肥还田,实现了一整套的绿色循环经济。



看下游,在现代牧业牧场的同一建筑下,一边是牧场挤奶大厅,另一边就是加工车间。经检验合格后的牛奶,通过密封管道直达生产线,从原奶挤出到加工成品在2小时之内完成,这是世界领先的生产速度,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牛奶中的营养和活性物质,也是现代牧业牛奶“与众不同”、“纯真鲜活”的根源,更是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的洋牛奶,所无法比拟的新鲜优势和品质优势。





凭借这独一无二、2小时的“纯真鲜活”,现代牧业牛奶上市两年,市场占有率在同品类中闯入前三,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。



2012年,在优质原奶的基础上,现代牧业推出自有品牌牛奶,首年实现销售4000多万元,第二年卖到3.2亿,2014年超额完成预定目标达到8.3亿,同比增长159.2%,实现了牛奶销售的“三级跳”。在2014年中国乳制品零售市场整体需求疲软的大背景下,现代牧业的爆发式增长尤为难得。